1. 一夕网首页
  2. 故事摘要

蒙鸠为巢文言文解释(蒙鸠筑巢寓言故事)

蒙鸠为巢

《荀子·劝学》

【原文】

南方有鸟焉,名曰蒙鸠,以羽为巢,而编之以发,系之苇、苕。

风至苕折,卵破子死。

巢非不完也,所系者然也。

西方有木焉,名曰射干,茎长四寸,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;木茎非能长也,所立者然也。

【今译】

南方有一种鸟,名叫蒙鸠(又叫鹪鹩),这种鸟用羽毛做窝巢,并且用发丝把窝编织得很精细,然而却把窝巢系结在了芦苇的穗(芦花)上。

一阵大风吹来,风一刮,折断了芦杆,芦苇穗子也断了,于是鸟蛋掉落在地上摔破了,里面的雏鸟也跌死了。

这蒙鸠之所以遭到这样的不幸,并不是因为窝巢做得不坚固,不完善,而是由于它把鸟巢结在了经不起风雨袭击的芦苇上,窝巢所依托的东西,芦苇太不结实使它这样的。

西方有一种草,名叫射干,它的茎干长只有不过四寸,却生长在高山上,俯对着百丈深渊;它之所以如此,能够俯视其他,不是因为它的枝干有多长,而是它长在高山之上,所站立的地势高的缘故。

【赏析】

这则寓言出自《荀子·劝学》原意是强调人们要学习正道以作为立身之本。它说明了在学习上,基础要扎实,不然,学得再多也是徒劳无益的。

它启示我们,万丈高楼平地起,打好基础的重要性。

无论做什么工作,做任何事情,都必须建立在坚实可靠牢固的基础上,没有这样的基础,工作做得再好再精细,细致,一切努力也都是枉然的。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ivillcn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ivill.cn/157622.html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